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积善就是通过行善言、行善行、行善事去帮助他人,在帮助时不求回报,以获得他人信任建立良好关系的过程。领导者如果经常积善就会建立团队互助和相互支持的环境,以达到各人无法完成之事。积善不求回报但并不是没有回报,只要用无私之心坚持下去回报往往是巨大的。这也是“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这句话的起因。
俞敏洪到了北大以后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天为宿舍打扫卫生,这一打扫就干了四年。所以他们宿舍从来没排过卫生值日表。另外,他每天都拎着宿舍的水壶去给同学打水,把它当作一种体育锻炼。大家看他打水习惯了,最后还出现这样一种情况,有的时候他忘了打水,同学就说:“俞敏洪怎么还不去打水?”但是他并不觉得打水是一件多么吃亏的事情,因为大家都是同学,互相帮助是理所当然的。
有人说他傻,问他这样打水有什么好处。他说“我相信好处是会有的,你做一件善事,它的回报今年可能会出现,也有可能是10年后出现。如果你做了一件好事,当天就要求回报,那你一定是个势利眼,也是个心胸狭窄的人。你不要求回报,回报也会来。当你有困难的时候,周围的人都觉得你是好人,他们能不伸手帮你吗?”
当然,他打水的时候并没有想他有困难时大家会来帮他。但是10年后的1995年,新东方已经做到了一定规模,俞敏洪希望找合作者,就跑到了美国和加拿大去寻找他的那些同学。为了诱惑他们回来特意换了一大把美元,每天在美国非常大方地花钱,想让他们知道在中国也能赚钱,他想大概这样就能让他们回来。
后来他们回来了,但是给了他一个十分意外的理由。他们说:“俞敏洪,我们回来是冲着你过去为我们扫了4年的地,打了4年水。”他们说:“我们知道,你有这样的一种精神,所以你有饭吃肯定不会给我们粥喝。”这些人的加入奠定了新东方发展的基础,新东方才会不断地做大,做成美国的上市公司,做成了今天的规模。
对于打四年水这件事情,俞敏洪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母亲的影响,俞敏洪说:我母亲也是一个特别喜欢帮助别人的人,小时候有两件事对我印象最深。第一件事情,有一次下大暴雨,当时,家家户户都晒着玉米,我母亲带着我姐姐,我,我父亲,我们一家四口人一起把邻居家的稻谷全都收回去了,等到要收我们家的稻谷时发现那些稻谷已经被淋湿了。
当时我很不理解,母亲就给我讲了两点,首先,别人有困难的时候你就要去帮助人家,他们家里没有人,如果我们不帮他们收,他们家一年的粮食就会淋湿。其次,如果邻居之间相处得不好,是不可能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互相帮助的。
第二件事情,有一年粮食欠收,我们家就剩下不到20斤的粮食,母亲居然分出一半的粮食送到邻居家,当时我很不愿意,而母亲却说:“没事,我们家人少,还可以用菜掺着米吃,邻居家人多又没有米,不分给他们米会有人被饿死的。”从此那户人家和我们的关系就特别好,经常主动帮我们收割,因为他们认为我们是好人。到现在,我母亲都是我们村最受尊敬的人。
不求回报,回报会不请自来,回报不仅仅是金钱它有很多种形式,很多是金钱买不到的,所以天底下最大的自私就是无私,没有善的积累就没有成就事业的基础,成就了事业不仅成就了别人最终也成就了自己,那怎样有效的积善呢?有效的积善很简单就是根据他人的需要,给予力所能及的支持。
若干年之前梁冬到深圳弘法寺,和本焕长老、还有印顺法师现在弘法寺的方丈,一起吃斋饭。吃完饭以后,梁冬和印顺师在院子里散步看星星,突然一个侍者说本焕长老让您过去,梁冬很高兴。在屋子里梁冬觉得自己就像一个孙子辈的小朋友见到长辈一样,就跪在那儿,他就伸出手来,梁冬以为他要对自己进行灌顶,当时他激动万分,赶紧把头伸过去,觉得自己快要打通了。他摸着梁冬的头说:发财发财发大财。
当时梁冬很不理解,但后来一想自己当时确实缺乏资金,自己内心就是想发财,满足了自己的愿望就是在积德行善呀。在佛家真正的积德行善真,是不抗拒你现在这个阶段的诉求,哪怕这个诉求你未来会觉得很幼稚很愚蠢,一个有慈悲心的人他不会因为你现在还很低级,就在你面前显得很高级。他只会用最恰当、最合适的方法帮助你,或许他帮助我们,或者是祝福我们发大财之后,又会有另外一个生命的角色会告诉你说,把你发来的大财都拿来去做更大的善事,那不是很好吗?
积善可能是不经意的一句话,或做一件轻如鸿毛的小事,但只要是对方所需要的,对于他有可能就是醍醐灌顶和重如泰山。
文章作者:韩增海 此文章为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文章来源:众能慧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