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明,罗明讲师,罗明联系方式,罗明培训师-【讲师网】
中华讲师网特聘讲师
49
鲜花排名
0
鲜花数量
扫一扫加我微信
罗明:大学生挫折教育  罗明成功学研究
2016-01-20 48035

挫折和挫折感是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现实和心理现象,是个体在实现目标中遇到难以克服的阻碍或干扰,使需要和动机无法满足而产生的紧张状态和情绪反应。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遭受挫折,挫折对人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它会给人们造成一种沉重的心理压力和精神负担,使人产生心理上的痛苦、紧张、焦虑,使行为积极性降低,有人会因此而萎靡不振,导致心身疾病发生,影响健康与生命,甚至出现悲观厌世情绪,最终酿成悲剧。但有人却能快速摆脱困境,解除心理压力和紧张情绪,取得心理平衡,并使之转化为积极作用,从而使自己更完美、更成熟。

近年来,我国大学生的心理素质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尤其是对大学生进行抗挫折教育的呼声日益强烈而迫切。大学生是社会上的一个敏感的特殊群体,他们普遍是在父母宠爱下长大的,在老师和周围人的赞扬声中成长起来的,物质条件一般都能得到满足,一切都是那么顺畅而理所当然。但是他们对社会的认识和实践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先天不足”加上“后天失调”,使他们的现实表现不尽如人意,在他们的人生历程中,似乎越来越多地遭遇挫折情境、产生挫折心理。当挫折来临时,他们常常缺乏面对挫折和困境的承受能力和抗御挫折的方法和技能。因此,培养大学生对挫折的容忍力和超越力,即个体在承受挫折时不仅有使自己的行为和心理不至失常的能力,而且能够承受挫折并采取积极、明智的应对机制,战胜挫折、获得成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不仅有利于身心健康,预防不良事件的发生,而且有利于磨练意志品质,成为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人才。

一、大学生受挫后的行为表现

大学生在主观上感受到挫折后,总是通过情绪、行为等综合反映出来,且具有明显的个体差异,受挫后的消极反应远远多于积极反应,具体表现形式有以下几种:

(一)攻击行为。当大学生受到挫折后,会引起强烈的愤怒情绪,进而引起公开对抗和攻击行为。这种攻击行为又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受挫者对构成挫折的对象发起的直接攻击行为;另一种是受挫者对构成挫折的对象不发生直接攻击,主要是有碍于自己的身份或不及对手,直接攻击对方有损自己的身份或对自身不利,此时受挫者会将愤怒的情绪转向毫不相干的他人或事物,寻找出气的对象,这就是我们常讲的“迁怒”行为。此外,有时受挫者可能是由于生活中的小挫折累积引起,也可能是身体内分泌失常或某些疾病造成的情绪不安。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个体又找不到明显的发泄对象,有时也可能将闷闷不乐的情趣发泄到毫不相干的人或事物上。

(二)压抑行为。大学生个体受到挫折后,由于自己害怕由此引起的冲动会造成行为过错,而采取的一种个体心理压抑。这种压抑一方面是有意识地想从思想中排除痛苦忘却不愉快;另一方面是想通过内心压抑保持自身行为的适应性。但是,压抑的结果往往是不随人意,时常会造成个体行为紊乱,严重者会忧郁成疾或精神失常等。

(三)防御行为。大学生个体受到挫折以后,为了减轻挫折压力,保护自己,有时会采取消极的防范行为。有的采取的是逃避态度,把自己封闭在个人的情感世界里,借酒消愁,独生闷气,或者离校出走,远离受挫情境;有的采取推诱的态度,把自己遭受挫折的责任推给他人,借以减轻自身优虑不安的紧张心理;有的采取自我安慰的态度,对遭遇的挫折以种种理由来原谅自己,以求得自我安慰。

(四)倒退。当挫折产生后,往往表现出一种与自己身份、年龄不相称的幼稚行为。如为一点小事爱哭爱闹,情绪失控,盲目轻信他人,或跟从他人。

(五)逆反行为。当遭到挫折后,对目标及其他的人或事产生消极抵触情绪,出现明显的对立行为,持盲目反抗和排斥的态度,拒绝听和说,甚至拒绝吃饭,对所询问、所要求的事项表现出明显的对立情绪。

(六)固执行为。在正常的情况下,当大学生个体遇到挫折时,需要一种随机应变的能力,以解决所遇到的问题。但是,个别同学遭受到挫折后,不能总结经验教训,采取灵活应变的态度,而是固执己见。这种刻板固执的行为往往会导致受挫者更大的挫折和痛苦。

(七)麻木行为。一些大学生对战胜挫折失去信心,时常会表现出对人和事失去兴趣、漠不关心的态度,情绪低落,意志衰退,思维停滞,将自己同他人和周围环境隔绝开来,而其内心却耿耿于怀,精神压抑比较大。

(八)进取行为。大学生受到挫折以后,不是怨天尤人,采取消极被动的行为,而是受挫后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吃一堑,长一智。认真调整自己的行为目标和情绪,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以自己成功的行动来弥补自己失败的隐痛。

二、大学生受挫表现行为的原因分析

(一)学习成绩的浮动或下滑。现代科技的发展,要求大学生既要有宽广的基础知识,以适应学科向综合、交叉、横向发展,又要有精深的专业知识以及与专业相关的边缘学科知识,体现横向知识与纵向知识的结合、专业化与多能化的结合。然而,经过十几年的寒窗苦读和激烈的高考竞争后,有相当数量的学生自觉或不自觉地放松了对自己的严格要求,迷失了自我,有的甚至意志衰退、丧失进取心,沉醉于电脑游戏中,厌恶学习,导致学习成绩下降;有的学生因多门课程挂科而萎靡不振。

(二)专业与爱好偏离。在高校有相当数量的大学生存在有厌学情绪,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正常学习。厌学是学生对学习生活不能满足自己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扭曲的情感。主要表现为学习目标不明确、缺乏动力、信心不足、厌倦、敷衍应付等。厌学与责任感不强、不喜欢所学专业、成就动机低等密切相关。当前大学生在价值目标的选择上,更偏重于个人爱好和个人发展,爱好已成为许多学生选专业、择业的主要参考因素。在学习上重视应用性强的课程,轻视基础理论课。因此,常有部分学生不喜欢自己正在学习的专业,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又不能转专业或退学回去再考,因而缺乏学习兴趣和动力,产生厌烦和抵触的负性情绪,造成心理压力。

(三)人际关系不协调。人际交往是个体基本的活动方式,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等活动都是在与他人交往中实现的,它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学习、生活质量,乃至身心健康。大学生由于自我意识的发展,非常渴望了解自己与他人的内心世界,产生了相互交换自己情感体验,倾诉内心秘密的需求。因而珍视友谊、渴望交往是大学生的心理特点之一。对新生而言,新环境、同学关系和师生关系等都与中学时期有着显著的区别。他们不再得到老师细致的关心和照顾,大家来自四面八方,经济、文化背景各异,思想观念、价值标准、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也各有差异,因而不太容易进行交往。对大二、大三学生来说,由于个性特点或修养有缺陷,比较重视个人利益,对自己存在的不足不能正确认识,导致在群体中不受欢迎,缺乏知心朋友,交往、友谊的需要无法得到满足。特别是在某些问题上发生误会时,自尊心易受损、情绪易波动。因此,人际关系不协调是最常见的心理困扰,从而产生压抑、孤独和焦虑情绪,影响身心健康和学习。

(四)生理及疾病原因。当代大学生更重视自我形象,注重自己的“面子工程”,有的甚至“以貌取人”,时刻注重自身形象。有的因在生理上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缺陷或不足,如身材太矮、面容欠佳、皮肤颜色不佳等,还有的因有这样或那样的疾病,一时难以治愈,导致十分自卑。

(五)性生理成熟和性心理不完善的矛盾。大学生已进入青春期,由于性生理基本成熟,加上长期的性压抑,现挣脱了家长、老师的约束,受周围别人谈恋爱的影响,对情感的渴望和个人价值的需求以及享乐的需要和虚荣心等,性意识不断增强,许多学生纷纷谈恋爱,演绎着爱情故事,但由于性心理的不成熟,对性冲动和性要求理解不当,有的甚至发生性行为,常产生紧张、恐惧和羞涩的心理;有的因恋爱观与现实发生矛盾和冲突,陷入感情的旋涡;有的受失恋、单相思的困扰,产生苦闷、惆怅、失望、愤怒等情绪,给身心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六)自身行为的偏差。大学生已经是成年人,应具有良好的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能力;但由于长期以来教育的偏差,只重视智力因素的培养而忽略了自我教育和管理等非智力因素的教育,导致有的学生因不遵守学校纪律,常遭到批评甚至处分,引发受挫心理。还有的学生自身存在着一些恶习,如吸烟、酗酒甚至吸毒等行为,自己无法摆脱,内心十分痛苦。

(七)就业的压力。现在大学生就业实行“双向选择”,社会对人的综合素质要求逐年提高。学生一进入校门,就开始为今后工作而困扰。不少大学生在即将踏入竞争激烈的就业行列时,都有一定程度的心理恐慌。现阶段是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快速发展时期,随着大学生数量急剧增多,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无论是品学兼优的学生,还是一般的学生,都深切地感受到就业的压力,出现了难以摆脱的焦虑心理。他们既认同竞争,赞成双向选择,又担心机会不均,害怕找不到如意的工作,从而引发心理失衡。

(八)经济负担的压力。经济压力是引发大学生心理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一方面,我国现行的缴费上大学的制度,对于家庭经济比较困难的学生来说是一个不小的负担。目前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约占总数的20%,且有35%的大学生来自农村。某医科大学2003级学生中52%来自农村,2004级有58%来自农村,其中40%是贫困生,他们在经济上不堪负重,承受着巨大的经济和心理压力。另一方面,来自山区贫困家庭的学生与来自富裕家庭的学生在消费方式、消费观念方面的落差,也使贫困生心理感到十分压抑和自卑。

(九)个人道德与社会道德标准不一致。由于处在社会转型期,传统的道德观念受到挑战,大学生容易受到多元文化的影响,个人道德与社会道德标准不一致,个人的超前意识往往不被当前社会现实所接受,不被大多数人所理解,这也是引发大学生挫折心理的原因之一。在经济转轨、社会转型、多元文化交融碰撞之际,大学生的迷茫集中地体现在道德观、价值观的识辨与选择上。怎样使高校的道德教育更贴近学生的思想实际,更符合教育规律,更富有成效,是各高校应该认真研究和思考的重要课题。

(十)传统教育体制在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方面的缺失。当代大学生生长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从封闭向开放、从伦理社会向法制社会转换的过程中,生活在全球化、知识经济发展迅猛、多元文化相互交融的时代,亲身感受到了先进与落后的碰撞、文明与愚昧的冲突、现代与传统的矛盾,感受到了人们的快节奏生活,竞争压力加大,面对自主择业制度,心理负荷越来越重。同时,由于当代大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有的心理承受力差,心理健康状况令人堪忧。有的因心理障碍而被迫休学、退学,有的甚至自残、自杀、违法犯罪。如何提高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合格的人才,是一个函待解决的课题。大学生是在应试教育体制下培养起来的,他们自上学起,就围着成绩高低打转,升学的压力使他们失去了多种素质培养的机会,特别是心理素质的培养,导致了不少学生心理脆弱,承受力低,上大学后面对新环境稍遇挫折,要么消极逃避,要么遭受沉重打击。

(十一)家庭教育的缺失。大学生中无论是城市的独生子女,还是来自农村家庭的孩子,他们都是在父母的百般呵护下成长的,家长有意无意地代替孩子去面对一些困难和挫折,使孩子丧失在各种挫折中成长的机会。这不仅阻碍了他们的社会化过程,还导致他们人格发展的不健全。在家长宠爱下,不少学生贪图享乐,不懂节俭、不爱劳动,甚至挥霍浪费。有的生活能力极差,很难摆正自己在人群中的位置,人际相容性差,不会应付各种复杂的关系,不能适应学校的新环境,生活不能自理,不会与人相处,因而出现不少心理问题,甚至不得不因此退学。

(十二)期望值过高,自身定位不准。当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不可避免地对学生的思想观念形成了严重冲击。一是过分关注眼前利益,目光短浅,社会责任感淡化,忽视对远大目标的追求;二是过分张扬主体意识,过分关注个人利益和需求的满足,以至于走进自我设计、个人奋斗的误区;三是关心个人发展多于关心国家和社会,过分关注个人发展,忽视对理想信仰和长远目标的追求。尤其是在理想不能得到满足时,如入党、评“三好”奖学金、就业等受挫时,就会产生强烈的挫折感。

三、大学生挫折教育的方法

(一)教育大学生建立良好的心理防卫机制。人们在面临挫折时,会调动自身的适应机制包括心理防卫机制和心理调节机制来力图减少焦虑的情绪,维持心理平衡,为自己寻找解决挫折更为积极、有效的方法提供时机。挫折防卫机制是指在人遇到挫折时,有意无意地寻求摆脱由挫折产生的心理压力减轻精神痛苦,恢复正常情绪和心理平衡的自我调节和自我保护的方式。积极的心理自我防卫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改变策略。当人们达不到自己预定的目标时,努力查清自己无法达到预定目标的主客观原因,改变原来的态度,调整需要和动机,重新设计和树立新目标,以达到心理平衡;(2)补偿作用。当人们发现困难不可避免无法克服、目标受阻时,往往寻找另一种环境,以另一方面的成功来补偿,即所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通过补偿,既可以使人潜能得到发挥,又可以减轻自卑感给自己造成的压力。大学生当中因生理上的不足而产生挫折的现象时有发生,如一个外表平常的女生,会通过勤奋学习来获得好成绩,引起别人的关注;(3)升华作用。一些本能的冲动或欲望是意识所不能接受或不能容忍的,而且与社会道德规范和法律相违背,不能直接发泄出来,必须改头换面,以不同的方式来表现。当大学生受挫时,我们应引导他们面临挫折时学会面对现实,积极寻求解决的方法,把遭受挫折的伤痛升华为学习工作等积极行为的动力;吃一堑长一智,在挫折中学会成长。

(二)培养大学生多方位思维方式,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挫折是每个人都不可避免的,且具有双重性,不仅具有消极性,还具有积极性。其积极性在于可激发人的斗志和进取心,磨练人的性格和意志,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力量,增长知识和才干。同时能发挥自己的长处,正视自己的不足,愉快地接纳自己,这也是正确认识挫折的前提条件。学会全面、充分地分析自己,包括容貌、身高等外部特征,也包括能力、性格、特长、理想等内在品质以及家庭条件、经济状况和处境,正确评价自己的优缺点并愉快接纳自我,这样就可避免因盲目羡慕别人、嫉妒别人而导致的心理挫折,或避免因目标过高、抱负水平过高而导致的心理挫折。

(三)加强人际交往教育,培养大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对大学生进行人际交往教育,一是要针对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的不良心理和情绪,及时引导和帮助,使他们以良好的心态去面对复杂的人际关系;二是培养大学生信任他人,宽容他人,以诚相待,用真情去赢得别人的信任和尊重,得到他人的支持和帮助;三是培养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方法和技巧,重在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学校要积极开展各类文体活动和校园文化活动,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中加强沟通,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四)树立科学的人生观,提高挫折容忍力和耐受力。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在成长的过程中,不可能一帆风顺,在他们举步维艰时要及时给予积极扶持和引导,提高他们对挫折的容忍力和耐受力,并让他们认识到挫折是生活的挑战、成功的机遇,要不气馁,自强不息,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学会应用一些积极的自我防御机制,如合理宣泄情绪,以缓和心理压力,激发潜能,不断完善自我。

(五)改革教育模式中不合理成分,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目前,高校应进一步抓好教育体制改革和教育机制重建,如把封闭式教育转变为开放式教育;把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把理想化教育转变为科学化教育;把忽视个体发展转变为重视个体能力、潜能的发展等,培养大学生真正成长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全部评论 (0)
讲师网青岛站 qd.jiangshi.org 由加盟商 杭州讲师云科技有限公司 独家运营
培训业务联系:小文老师 18681582316

Copyright©2008-2025 版权所有 浙ICP备06026258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509号
杭州讲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更多城市分站招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