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电线路施工作业中的危险点分析与控制
摘要: 送电线路施工安全管理是一项实践性和综合性比较强的工作。做好危险点分析与控制工作对送电线路施工安全管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有效防止作业施工中人身及设备事故。本文结合自身多年的送电线路的施工安全管理的实践,探讨了送电线路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危险点分析与控制的方法,与广大同仁商榷并以期为送电线路施工安全管理提供实践参考。
关键词: 送电线路;施工;安全管理;危险点;分析与控制
1危险点的含义及类型
所谓危险点,是指在作业中可能发生事故的场所、部位、地点、设备或行为等。危险点分析与控制就是在作业前,通过堪察、分析、评估等途径,对作业中可能引发事故的各种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判断、预测,并采取针对性的控制措施,从而有效地防止由于人为失误而造成的人身事故及设备事故的一种方法。
通常,送电线路施工中的危险点有静态危险点和动态危险点两大类型。一般作业环境和设备系统方面存在的危险点多属静态危险点。静态危险点大多是由于施工前设计不够完善、上道工序遗留问题或施工衔接点遗留问题、机械设备维修不及时和设备缺陷等造成的。此类危险点具有明显直观、若不整改则无法消除的特点,并导致一系列的负面的影响:塔位基面放坡系数不够,地锚埋设深度不够,滑车转动不灵活,停电作业接地装置不符合要求,牵张设备制动装置失灵等等。动态危险点属于一般行为方面的危险点。动态危险点一般不明显也不直观,随着时间的推移或外部环境条件的变化才出现。如在作业施工中需要改变安全措施,致使工作人员短时间失去防护;在工作中发现有的工作人员身体不适或由于种种原因情绪不佳、注意力不集中,已不适合当前工作;预防性试验或定期检验中发现对人身或设备安全可能造成危害的问题等。
2危险点分析与控制的作用
开展危险点分析与控制,是从科学技术上把握施工生产活动中发生事故的原因,分析作业施工中物与人、物与物、人与人之间的不安全的因素。因此可以说,开展危险点分析活动,是系统安全的补充,是保证安全生产的重要措施之一。在实际工作中,分析和找准危险点是前提,控制危险点是关键,化解危险点是目的。通过危险点分析与控制,可以指明防范的重点,达到安全的目的。
通过危险点分析与控制可以取得下列几方面的作用:一是增强作业人员对现实存在的危险点的认识,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二是有效地防止作业人员随机或不自觉的行动而导致违章作业;三是弥补由于技术业务不精、作业流程不熟悉等人员素质不足问题而引发的事故;四是确保人身和设备安全,进一步落实安全防范措施。
3危险点分析与控制的原则
3.1闭环控制原则
查找发现危险点不是目的,其目的是最终消灭或控制危险点。所以安全管理部门分析找出危险点后,应及时制定预防控制措施,并在施工过程中经责任者落实后,将危险点控制结果及时反馈到安全管理部门,经安全管理部门验证后对本项危险点进行消案,即形成闭环。以防止危险点的重复产生,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或消除危险点。
3.2 动态控制原则
危险点不应局限在人身安全方面,应该做到人身和设备安全并重。危险点不是一成不变的,即使是静态危险点,在此时是危险点,在彼时不一定是危险点;有的此时不是危险点,在彼时由于条件的变化可能成为危险点。动态危险点更是如此,所以对危险点的控制应是动态的,应该不断调整预测控制思路和方法,积极探索危险点的变化规律并及时加以捕捉,适时适地准确进行预测控制,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3.3分层控制原则
危险点有大小、轻重、缓急之分,而且控制难度也不一样,所以对预测控制工作应分层次,对单位、部门、班组、个人应分别明确预测控制重点和落实责任,达到各有侧重、层层把关,形成严密的预测控制网络。如在开工前要求施工单位对作业环境和有关设备系统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通过讨论提出可能存在或产生的危险点和措施(包括组织措施、技术措施和安全措施),并报送监理审核批准。
4危险点分析与控制的方法
4.1危险点调查
危险点调查,即根据施工经验和同类施工过程中发生的事故情况,采用作业条件危险评价法列出危险点清单。对以往同阶段事故案例的分析研究,制定出各危控点的预防控制措施。
4.2危险性分析
危险性分析,即确定能造成受伤、损害、功能损失或物质损失的危险性,进一步衡量危险性的大小,以便排定次序,分清轻重缓急,将预计到的潜在事故划分为危险等级。
4.3制定消除或控制危险的措施
消除或控制危险的措施,即研究危险因素转化为危险状态的条件和危险状态转化为事故的必要条件,进而谋求预防的办法。
4.4其他措施
落实采取预控措施的部门、人员和日期,实现对事故的预防。施工过程中认真落实预防控制措施。工程项目建成后及时对危险点分析预测控制的效果进行总结,重点分析预测错漏项或已造成危害的部分,以便在今后工程项目中改进、提高。
5送电线路工程危险点分析与控制的步骤
对于不同类型危险点的控制方法必须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才能做到准确、完整、及时、可靠地防止事故的发生。
5.1 对静态危险点的控制步骤
一般静态危险点是固有的、长期存在,不采取彻底的更改措施是无法消除的,对作业人员的威胁是永久性的。因此,必须尽最大努力从根本上消除危险点,同时兼顾现实可能性和经济性,可以采用下面步骤进行对静态危险点的控制步骤。
第一,彻底根除危险点,如在土石方施工中基面放坡不够及施工基面附近有危石等,宜进行及时修缮、清理消除危险;严把工器具、施工机械、设备的进场前检验试验关,坚持操作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在施工过程中应严禁机械设备、工器具带病作业和无证操作,对存在如设备接地不良、刹车失灵等缺陷的机械设备、工器具应停止使用,并经过维修、恢复原有性能后再投入使用,以工器具、施工机械、设备的完好率来为施工安全提供保证。
第二,将危险点隔离,对于一些无法消除的危险点,可采用设置现场警告牌、加装围栏等,从空间上将危险点隔离开来。如在爆破现场、铁塔组立现场划定隔离区,并设监护哨防止非工作人员进入现场等。
第三,强化工作人员的防护措施,对于无法隔离的危险点,可从加强工作人员的防护措施着手加以解决。如进入现场正确佩戴安全帽;在有毒有害物质泄漏的场所工作时,除了增加必要的通风设施外,工作人员都应戴防毒面具和呼吸器;对于登高作业要求工作人员正确使用安全带、穿软底鞋;对于出线作业为防止感应电伤人应事先做好临时接地等。
第四,采取更可靠的安全措施使危险点在施工时不存在危险性,对于一些从技术上难以改造或从经济上考虑不值得改造的危险点,必须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加以防范。如线路停电作业,对同杆塔架设和交叉跨越的带电线路,可采取停电跨越施工并对被跨越线路进行可靠的短路接地等防止触电的可靠措施等。
5.2 对动态危险点的控制的步骤
众所周知,对于动态危险点,一般具有隐蔽性及随机性。随着时间的推移或外部条件不断变化才出现动态危险点。所以,在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威胁安全因素在作业开工前就应仔细并深入分析与预测。要在施工人员中定期开展预防教育和培训;在每道作业工序开始时,对可能发生危险的作业要进行预测,并在施工过程中采取可靠的防护措施,以防止危险点的产生。一般来说,动态危险点的控制步骤如下:
第一,要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机制,成立安全负责领导小组。可以工地(项目部)行政正职为第一安全责任人;并建立三级安全管理网络,这个三级网络可由工地(项目部)专职安全员、施工队(班组)专责安全员和施工作业面(点)安全负责人组成。
第二, 充分利用多种形式,比如,开工前交底、施工中的班前安全讲话、班组安全活动等形式,通过多种渠道给予各级作业施工人员安全教育,平时要注重宣讲施工“危险点”的危害性,尽量让安全防护意识牢记在参与作业施工的每个人员心中。
第三,安全工序把关卡在动态危险点控制中也可起到很大的作用,因此,可以采用填写施工安全工序把关卡对各道工序进行安全交接检查验收。通过安全工序把关卡可以确保上道工序的问题不带入下道工序。
第四,人员分配不当在施工中可产生危险点。合理分工也可避免危险点的发生。因此,可以结合贯彻安全工作票制度,对施工人员进行合理分工,防止由于人员分配不当,在施工中产生危险点。技术难度系数比较大的工作要重点防范。工作能力强的人应该安排负责技术比较复杂或难度较大的工作。但对出现过习惯性违章的人员应加强监护;对有危险的工作,既要努力采取安全可靠的预防控制措施外,还要安排富有经验、责任心强的职工带领或监护,特别不能为了省事或者麻痹大意安排临时工参与此类工作;至于比较简单、工作强度不大的工作一般可根据工作具体强度。安排体质不适或精神状态不佳的人员负责。
第五, 针对现场危险点,可以制定保证、防范措施和奖惩条例,结合不定期或定期召开现场会、开展安全大检查、安全活动日等活动,检验措施的落实情况,对于在工作中查出的问题以“安全问题整改通知单”的形式下发责任部门、个人,并督促限期整改,应以解决问题为目的,切忌以罚代管。
6 危险点分析与控制的体会
6.1危险点分析与控制应与严格贯彻规程制度相区别
规程制度是作业施工的前提保证,它是作业施工人员的工作基本准则。这些准则来之不易,有的还是前人血的教训的总结,每个作业施工人员要高度重视规程制度,要从我做起严格遵守。虽然包括安全工作规程和管理制度等的现场规程,绝大部分规定都是与安全有关。但结合各个工程各个时期的人员素质、安全思想水平和设备状况等,可能引发的事故与规程制度有关的危险点一般不是很多。而一套规程制度条文较多,如果把执行每一条规程制度都当成是危险点,要求施工作业人员都加以预测控制,实际上就是轻重不分,眉毛胡子一把抓,现场作业人员反而搞不清楚哪些是当前必须控制的真正的危险点。
6.2 危险点分析与控制应与加强规范管理相区别
危险点控制是根据施工和操作中可能引发事故的问题提出的,方向明确、针对性、可操作性强与技术管理中要求的规范化和标准化不同,前者是点上的工作,后者是面上的工作,应区别对待。例如停电线路进行三相短路接地安装和拆除操作步骤是管理规范,操作人员必须认真执行,但不能把它作为普遍危险点来对待,否则容易造成操作人员心理负担过大,反而容易引起误操作,面面俱到的预测控制反而削弱了危险点预测控制的作用。
6.3 危险点分析与控制只是消灭事故的一种措施
危险点分析与控制是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一部分,也是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在做好危险点分析与控制的同时,我们不能忽视其他有关安全管理的工作。换句话说,不能加强了危险点分析与控制就不重视其他安全管理的工作。正确的做法是危险点分析与控制应与其他安全管理工作一起抓好,为作业施工安全运行保驾护航。
7 结语
总之,危险点分析与控制方法,从心理学角度来讲,它是一种逆向思维,是从可能发生的后果去提醒人们从而引起人们注意。众所周知,讲“危险”比讲“安全”更直观具体,更具有针对性、刺激性,更易被施工人员所接受,更容易引起施工人员的注意,从而更能增强施工人员的责任感、危险意识和安全意识。而在送电线路施工过程中纳入危险点分析与控制方法,不仅可以提高施工人员的危险意识和安全意识,还能促使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抓住安全工作的重点进行预防和预控。这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群防群治,防治结合”方针在施工过程中的具体运用和生动体现,是现行安全管理体系的有益补充,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同时,抓好安全生产责任传递机制建设,进一步落实各级人员安全责任,深入开展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安全监督体系和应急管理体系的建设,强化危害分析与风险评估及相关防范措施的落实及应用,加强对重大安全风险控制措施的监督,强化隐患排查治理的闭环管理,实现安全生产管理的目标,为我国电网建设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