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今年年初的培训需求调查和分析,培训部发现,在实际工作中有不少员工常常出现工作方向模糊、岗位环境混乱、技术参差不齐、工序流程不畅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培训部与培训专家一起进行了有效的分析,结合年度培训计划提出了此次培训方案,并于 月 日在公司报告厅举行了车间技术能力培训,各车间操作人员共 人参加了此次培训。
此次培训在员工中引起了较强烈的反响,以下为此次培训的评估内容。
一、反应评估
反应评估主要采用的是问卷调查的方法。培训部在培训期间共下发培训效果调查问卷 份,培训结束之后,回收 份有效评估问卷,以下为问卷结果统计分析情况。
(一)问卷统计分析结果
1.对于课程是否符合工作需要的评估(如下表所示)
从上表可以看出,受训人员中有96%的人认为课程较符合工作需要。
2.针对此次课程内容是否清晰的评估(如下表所示)
从上表可以看出,87%的受训人员对课程内容的评价达到“良好”以上。
3.对讲师是否准备充分的评估(如下表所示)
从上表可以看出,85%的受训人员认为培训讲师准备较为充分。
4.对此次培训能接触到新观点、新理念和新方法的评估(如下表所示)
从上表可以看出,88%的受训人员认为此次培训带来了新观点、新理念和新方法。
5.对此次培训是否有利于工作的评估(如下表所示)
如上表所示,85%的受训人员认为本次培训对于工作有一些帮助。
6.本次培训内容是否有在工作中应用的机会(如下表所示)
如上表所示,93%的受训人员认为培训内容在工作中有机会加以应用。
(二)小结
本次调查评估的基本满意度达到85%及以上,85%以上的受训人员对此次培训给予了良好的评价。培训内容与受训人员的工作密切结合成为本次培训的亮点。
二、学习评估
学习评估主要了解受训人员掌握了多少知识和技能,记住了多少课堂讲授的内容。因此,培训部根据课程内容设计了笔试和实践操作两种考核方式,并对考试进行了认真的评判。考核成绩如下表所示。
在此次考试中,98%的受训人员达到了及格水平,其中有63%的受训人员达到良好(80分及以上)水平。只有2%的受训人员没有达到60分的及格标准,根据培训制度的规定,没有及格的受训人员在一周后重新进行了学习和考核,并全部通过。
三、行为评估
培训部采取观察的方式实施行为评估,下表是本次培训的观察记录表。
效益评估在培训后两个月进行,主要是利用车间操作人员受训后劳动效率和生产质量的提高来间接说明培训所产生的经济效益。以下是本次培训成本和收益的分析对比。
(一)成本分析
本次培训所产生的成本如下表所示。
(二)收益分析
该公司生产车间在培训前的日产量为1000个,并且生产过程中经常出现两个问题:一是每天生产的8%的电子产品因性能不符合要求而报废,二是工人怠工现象比较严重,迟到、早退现象比较明显。而经过培训,车间日产量增加了100个,人员迟到、早退现象也有所好转;工作态度明显改善,废品率下降了2%。
下表概括分析了此项培训的收益情况。
(三)投资收益率计算
在不考虑间接收益和培训效益发挥年限的情况下,计算培训的投资收益率为:
(150 000+18 000)÷12 100=13.88
可得出此次培训的投入产出比为1:13.88。
五、培训总结
此次培训针对性强,对提高车间操作人员的工作技能和工作绩效有很大的促进作用。通过分析,有以下四点事项值得注意。
(一)比较好的方面
1.课程内容针对性比较强,与工作的结合度较高,难度适中。多数知识点需要受训人员结合实际工作的具体情景才能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以培训后的回顾和应用对培训的效果有直接的影响。
2.受训人员反应比较好,大部分受训人员表示此次学习对自己的工作有较大的帮助,提高了个人的技术水平和工作效率。
3.车间的工作环境和工作面貌得到极大的改善,使工作能顺畅有序地进行。
4.培训后的经济效益改善比较明显。不但车间的生产效率得到提高,而且生产质量也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产生的预期收益将有效保证公司年度计划的完成。
(二)需要改进的地方
1.有一部分员工因为各种原因没有参加此次培训,根据公司的相关规定及要求,培训部将对这部分员工受训记录进行调查,并对未达到受训要求的员工进行相应的处罚。同时,要求这些员工与此次培训不合格的受训人员一起参加下次的培训。
2.员工参与集体活动的积极性有待提高
员工参与集体活动的积极性有待进一步提高,许多员工在培训中的表现并不十分积极。
(摘自实战红色管理创始人孙军正老师培训课堂经典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