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杨元,余杨元讲师,余杨元联系方式,余杨元培训师-【讲师网】
国学未来学金融证券学导师
47
鲜花排名
0
鲜花数量
扫一扫加我微信
余杨元:正确的学易经
2016-01-20 54941

一、为什么想了解《易经》呢
一方面,《易经》是中国古代历史当中一部奇书,它的地位非常的重要,位列五经之首,中国古代的农、医、天、算,都和《易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另外一方面,随着时间的推移,后人对《易经》的评价,出现了迥然不同的两种情况,对它有褒有贬。你对它没有好奇吗?扫扫盲吧。
二、对《易经》的评价
按照古人话说是易道广大,无所不包,所以它既是算卦书,又是哲学书,又是指导人们为人处事的书,又是反映当时文化的书。智者见之谓之智,仁者见之谓之仁,所以就是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当中的,不管是天文、地理、医学、文学、美学、哲学,都和《易经》有关联,不仅儒家把它列为五经之首,道家还把它列为三玄之一。当然了也有另外一种评价,认为《易经》是迷信的、伪科学。
对《易经》的褒贬差异太大,要么把它捧上天,说太极是科学的明灯,要么把它打入十八层地狱,伪科学、糟粕。
三、无论是褒奖、继承还是批判,首先要了解
这样,要了解《易经》,在你评价之前,你首先应该了解,应该读一读,认真读一读,否则的话,你的评价可能有一点草率。
四、评价标准
《易经》是属于社会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不同,自然科学可能是相对的单纯一些,社会科学就要复杂得多,你很难用一个单纯的概念,去准确地概括它,不是一加一等于二的问题,它有一点像阴阳鱼。
我们讲《周易》里的阴阳鱼,就是阴中有阳,阳中有阴,正确中有荒谬,这样一个复杂的结合体,不能够简单化,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个道理大家都懂,可是在实际操作当中,往往忽视了。
评价和理解是两回事。理解,理解谁,理解《易经》;评价是我们主观对《易经》的一种评价,主观的评价要建立在尽可能准确地,理解《周易》的基础上。
五、了解《易经》
实事求是地说,按照我们今天看到的《周易》,它最初确实是用来算卦的,这个勿庸讳言,你再怎么想提高它的地位,也不能改变它最初本来的面目。
    出身就是这样的,出身就是算卦的,就是宗教神学体系的产物,说它是伪科学,说它是迷信,不是没有根据的。
    因为你算卦,你首先得相信天帝的存在,这我们接受不了;你还得按照天意的去行事吧,我们也表示怀疑。
    科学的推断,无论你推断多少遍,它的答案是固定的,可是《周易》谁能保证,我算两遍,算三遍,它的最后的结论是一致呢,这个概率极低极低。
   《易经》的算法它也是来回地变,卦的内容也是充满了变化,它核心的思想就是说,事物变化才有前途,静止,死水一潭,没什么大出息。
    小时候学哲学,有一个基本原理,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变化的,变化是有规律的,规律是由人来掌握的。
    看来几千年前的中国古人,早就掌握变化的核心所在,就是中国人和西方哲学家,是不太一样。
六、《周易》二字是什么意思
两种说法:
    1、周是周代;易是简易。周代简易的算卦书。
    2、周是普遍;易是变化。讲普遍变化的哲学著作。
    易字,上为日;下为月的变形。讲日月的规律,自然的规律,天地之间、社会之间的一切规律。
    周老师同意周指周代,易指变化。
    周朝一部通过或运用变化来推测未来的算卦书。
    七、《周易》内容
    周易包括经和传两部分。
    基本构成要素为:阳爻、阴爻。
    三爻重叠起来构成八卦:即乾、坤、震、艮、离、坎、兑、巽。
    八卦再重叠起来构成六十四卦。
    每卦均有六爻。
    用以揭示世间变化的自然规律。
    八、《周易》的作者
    说法不一,影响较大的有:
    1、开始是伏羲,因《河图》而演八卦。《河图》展示了一到九数字的一种排列关系。形成单卦——八卦。
    2、文王拘羑里而演《周易》。发展为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
    3、孔子为《周易》做了《十翼》。
   《周易》不是一人所作,有一个逐渐完成过程。
    九、《周易》的界定和体例
   《周易》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周易》古经,就是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六爻、四百五十句,用来算卦的;另一部分是孔子的《十翼》,叫《周易大传》。
   《周易》,狭义单指《周易》古经;广义包含《周易》古经和孔子的《周易大传》。
   《周易》古经用来算卦。
   《周易大传》已经变为是关于修身养性、道德提升、处世哲学、人生哲理的著作。
    孔子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过矣。
    学习周易的目的,不是预测、算卦了,而是可以无过错,指导人的行为。
    荀子说:善为易者不占。
    学易到最高境界,不是用来占卜,要学习其中的哲理,道德观。
    孔子已经改变了《周易》的本意,他借《周易》的形式来发扬儒学的道德观念。性质发生了变化。这是一个常识。
    体例:
    核心是阳阴二爻。三爻重叠起来构成八卦:即乾、坤、震、艮、离、坎、兑、巽,分别对应天、地、雷、山、火、水、泽、风等自然现象。
    八卦象义是《周易》的根基。
    朱熹的八卦取象歌: 乾三连  坤六断  震仰盂  艮覆碗  离中虚  坎中满  兑上缺  巽下断。
    乾三连:天。清华大学校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坤六断: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震仰盂:雷。预示动态的变化。
    艮覆碗:山。静,仁者乐山。
    离中虚:火。引申“附着”。
    坎中满:水。水往低处流,意“危险”。中国人不惧危险。水有八德,上善若水。可以联想一系列道德修养。解释者有空间,可以是险,也可以是大爱无痕,润物无声,也可以是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兑上缺:泽。泽的水是静态的,引申“悦”。
    巽下断:风。无孔不入,引申“入”。
    乾三连  坤六断  震仰盂  艮覆碗  离中虚  坎中满  兑上缺  巽下断。天地雷山,火水泽风。
    记住八卦,了解上一卦与下一卦之间的关系很重要。例,水和火的关系,离中虚、坎中满,形成静态的《未济卦》。
    十、孔子的《十翼》
   《十翼》包括:
    1、《彖传》上(《周易》每卦有“象辞”,《彖传》就是解释“彖辞”的话);
    2、《彖传》下;
    3、《象传》上(又称“大象”);
    4、《象传》下(又称“小象”);
    5、《系辞传》上;
    6、《系辞传》下;
    7、《文言》(文言是解释二卦经文的言语);
    8、《序卦》;
    9、《说卦》;
    10、《杂卦》。
    翼者羽翼,辅助之意。
    卦分四个部分:卦画、标题、卦辞、爻辞。
    例,乾卦。
    标题:乾卦。
    卦画:(6个横)。
    卦辞:元亨利贞。
    爻辞: 初九,潜龙勿用。
    九二,见龙再田,利见大人。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上九,亢龙有悔。
  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阴爻为六,阳爻为九。阳爻初九、九二、九三至上九;阴爻初六、六二至上六。
    卦爻辞一般分两个部分,前面为天象;后面是一个抽象的判断。
    象又分为天、人两部分,自然的与想象的。
    学了这一讲,还是很有收获的,基本观点都能接受,学到了一些基础知识。
 
    学习《易经》的方法
    中国古代缺乏对这种读解作品的方法性的探究。
    比如说孟子说过,"以意逆志"。
    逆就是推断、理解,问题是以意逆志,这志是作者之志,意是谁的意呀,它可以有两种解释,一个是通过作者在作品当中表达出的意思来推断他的言外之意,他的创作动机;还有另外一种解释,就是通过读者的理解,去推断作者之志。
    而且现实当中,从读者的角度,去推断作者本意的这种现象,是非常普遍的。断章取义,望文生义,刻意求深,在古代它甚至成为一种传统。赋诗言志,可以拿别人的作品,来表达自己的意思,不管别人怎么理解,他用别人的话来说自己的意思。
    在孔子那个时代就是这样,比如《诗经》当中的诗,本来是写女孩子的漂亮,"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他的弟子子夏读到这儿就读不懂了,他不是不懂这字面意义,不是不懂这对女孩子的描写,他没法和现实的道德修养联系起来。
    这种读书方法,他就不管你原来说的是什么,而是我从中能够感悟什么。问老师,问孔子,这怎么理解呀?老师就几个字:"绘事后素",琢磨去。那子夏是高徒,一听明白。绘事后素,绘是画画,素是素娟。先有素娟,后有画画,空间顺序问题,女孩先有白脸蛋,再化妆。
    从先后顺序的相似,感悟出道德修养来。礼后乎,礼后于人。礼是一种外在的道德约束,仁是一种道德的自觉要求。先得有道德的自我约束,然后去接受,这就是古人的读书方法。
   《周易》,这是几千年前的神学体系的产物,不掌握一种规范的学习方法,很难读懂。你如果资料不足,可以先存疑;如果能力有限,可以继续提高。但如果方法不对,南辕北辙,用力越勤,你的主观愿望和客观效果相差越远。
    今天从方法说起。
    读书学习,心中至少要有四要素:时代、作者、作品、读者,并理解这四要素之间的关系。
    读书方法是要基本了解四要素的逻辑关联。首先应该尊重作者本意。发表个人心得,要尽可能接近作者本意。
    决定《周易》的文化因素很多,主要有四个:
    1、天人合一的哲学观。
    2、等级森严的宗法制。
    3、以天为师的道德观。
    4、主文谲谏的政治目的。
    一、天人合一观念的体现
    大家对天人合一,蒙蒙胧胧都有一点认识。天人合一,要从发生学的角度说,它是人的认识能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上的产物,就是在人类童年时期人类主观愿望。有这种认识自然,解释自然的这种愿望,但客观的认识能力,没达到那种水平,还无法科学地解释。主观上想认识,客观条件又不允许,达不到,在这种情况之下,他在自然界面前非常的渺小,自然的现象发生了,不是人能控制的,于是产生了一种万物有灵的观念。认为种种自然现象的背后,都有一个神灵在控制着,为什么刮风了?风神;为什么下雨了?雨神。下雨下多了,祭祀,祈求它保佑百姓的五谷丰登。
  到了殷商、西周这段,文明的发展,认识能力在提高,人们普遍存在一种主观愿望,想预知我们的未来。要种庄稼了,想知道今年庄稼收成如何;想搞建筑,要了解一下在这个地儿建行不行;要出兵,那要了解一下,这次出兵的行为结果会是怎么样。主观上有这么一种愿望,但是又没有办法准确地、理性地预测。求助于谁?天,天命观。
    从万物有灵,发展到求助于天,到天命观。一切是天意,天决定一切。人只能顺从天,惟天为尊。所以祭祀、占卜,都是这种观念的表现,《周易》也是一样,都通过这样一种方式来了解天意。  
  在这样的背景下,《周易》产生。想一想人们崇拜自然之后会产生什么样的心理?会产生一种信仰,惟天为尊的天命观的这种信仰。一旦产生这种信仰,那就会生成权威,天是具有绝对权威的,天决定一切。一旦权威产生,作为普通的人,只能接受、服从。这权威造成一种威慑。
    崇拜造成信仰,信仰生成权威,权威造成威慑。这样就理解了《周易》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它代表了天意。
  《周易》的每一卦里,说的是天地人,地也属于广义的天的一部分。都是通过观察天象,观象于天,取法于地,最终为指导预测人事。在这样天命观的文化背景下,确立了《周易》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一旦产生这种权威和威慑,天人合一就不仅仅是一种哲学的根源,它还决定了一切。
    比如接下来讲的等级森严的宗法制,是社会制度,和天命观什么关系?
    在那个时代背景下,人们认为这个宗法制是谁说了算,谁决定一切呢?宗法制源于氏族社会,家天下。王权由谁来继承?嫡长子继承制,君王是天子,天之子,替天行命的,他所说的都是天意的表现。虚幻的天意,在现实社会中,有了具体的代言人。这个具体的代言人,他的话,又具有了绝对权威。不论是血缘基础上,还是社会基础上,这两个系统,实际上他是双重身份。血缘上,以父为尊;社会体系上,以君为尊。他既是君又是父,父叫子死,子不敢不死;君叫臣死,臣不敢不死。他说的一切就是法。他的理论依据就是君权神授。
    在那个时代,一切以天为依据,任何人也没法超越。生活在那个时代,他都不同程度接受它。不管儒家。道家、法家,作为《周易》来讲,它传达的是天意。
    问题是只有四百五十句话,《周易》所传达的天意,最终是由谁来感知的?由占卜者。同样一个天意,可以有不同解释。这个空间,就是占卜者发挥天意,其实是借天意来表达自己政治观念的一个途径。
    例:春秋时期,晋楚城濮之战。
    天意,归根到底,是人意的一种表达,所以千万千万不要简单地批判。我们一说巫,就很恐怖、迷信。其实当时的巫官,都是绝顶聪明的人,他借着传达天意的方式,来表达他的政治见解。
    二、等级森严的宗法制的体现
    宗,就是宗族。宗法就是根据血脉血缘关系来制定的一些规则。按照血缘的亲疏远近,来决定尊卑贵贱的这样一个社会,它所产生的这种规则。对大宗有利,小宗服从大宗。大宗中天子说了算。在天命观的背景下,形成了:周天子、诸侯、大夫、士、平民、?的等级划分。
    法先王,一切以先王的言行为法。为什么要研究《周易》是谁写的?为什么古人说是伏羲,是文王,是孔子所写,是将其与法先王联系起来。先王先生的言语记录,一定是正确的,我们只能服从。九五之尊怎么来的,都跟法先王观念直接关联,在《周易》当中都有明显的体现。你是什么样的人,适合在什么位置上,超越这个位置,就有犯上作乱的嫌疑。这是在法先王盛行的时代背景下,《周易》体现出来的观念。
    法先王,对中国人的思维方式,说理方式的影响就更深远了。说理时,以先王的话为论据。论证一个问题时,首先要考虑先王是怎么说的,引证先王话。西方学者读不懂中国文章,为什么全都是谁谁说,谁谁说,你怎么不说你自己说呀。人分不同等级,话语权也分不同等级。人微言轻,同样话不同人说,影响不一样。所以一切都得引经据典。一个事情怎么做,看看先王怎么做的。这在现代教学中称为例证,例证从逻辑上可以叫做归纳。它是个案,但往往从个案推出一个普遍性的结论。不管是引证,还是例证还是对比,都以先王的言行为依据这是一种文化特征。
    要了解这是等级森严的宗法制的社会体制下,产生的文化背景。要了解这种观念决定中国人的说理方式。要知道《周易》为什么要把它的著作权推给先王,为什么其中有明显的位的思想。
    三、以天为师的道德观的体现
    勤勉 敬惧 谨慎 谦卑 节制 恒之以德
    以前都是天命观,到了西周初期,出现了德治的观念,这是中国思想史上的一个巨大飞跃。产生原因有三点:
    1、灭纣兴周,安抚民心
    周武王周天子打败了商纣王,有远见的政治家提出:天命靡常。即没有固定恒长不变的,天命也是可以变化的。可以立为天子,也可以废了你,依据是:皇天无亲惟德是辅。
    在信奉天意的同时,还要反省自身的道德修养,有意提升了人的道德修养。
    意在安抚民心,客观效果是积极的。它会促进,会引发天子乃至各个阶层人的道德的修养。
    2、体现德治,利于统治
    商纣王之所以失败,一个重要原因是他的手下反戈一击。这让政治家很震撼,充分认识到人民在历史进程中的重要作用。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商纣王无德才失民心,有德才能得民心,得民心者得天下。民心向背得到了充分的重视。民本思想这个时期出现。
    司马迁《史记》,孔子编《春秋》和左丘明做《左转》,都是有选择的,是笔则笔,削则削,该记录的记录,不该记录的删去。通过有选择的,能够表达自己观念的历史,来表达自己的政治观念。司马迁说: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当时的巫官,好像是从事迷信工作,其实骨子里在这种宗教神学形式的外衣之内,是一种政治。天意就是民意,天听自我民听(孟子)。
    敬天、保民、敬德,三位一体,表达一回事,这是德的观念。
    3、以德代法,巩固政权
    当时政治家面对宗法制的背景下,君王一人决定一切,心治人治的背景之下,无可奈何的选择。因为当时还没有法制,一些外在的规定也都是维护周天子的利益。在这种背景下,执政者不同德的修养,可能决定不同的治理情况。所以寄希望于执政者道德的提升。
    道德。道,道者万物之所然也(韩非子)。德,古人认为有三重含义:
   (1)天本身所具有的这种修养
    自性的一种体现,都认为是一种德,上善若水,水都有,最高那种善的修养。自然界自性的一种表现,人从人的那种道德修养角度去评价它。中国古人不是从科学的认识论的角度来评判自然,完全是从自身的道德观念的角度去评判它。对人有利的,一定是道德高尚的,慈眉善目,童颜鹤发。对人不利的,一定是青面獠牙。认为天的自性的体现,也是一种德的表现,更重要它是人的老师,人得向它学习。
   (2)以天为师,向天学习
    通过格物、感悟,体味、了解、研究物的一些特性,来感悟人应该怎么做。天成了人的道德楷模。天行健,像天一样自强不息。
   (3)付诸实践,修身养性
    做,有时比精神层面飞感悟更重要。中国文化的闪光点,是一种实践理性。中国人的智慧,融化在社会实践行为之中,不是抽象为思辨的一种理论体系。中国古代哲学家所说的天人合一,如果放在这个层面上,就是自然界和人的精神层面是统一的。这个命题就更多带有积极意义了。
    四、主文谲谏的政治目的体现
    当时文史哲不分家,其核心是哲学。哲学的核心是儒家、道家。儒道的核心当时是儒家。儒道互补,儒家作为一种主流文化,道家补充。
    达则兼治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修养高了,要担负起社会责任,兼治天下。没有这种机会,也要注意自身道德修养。它既有功利目的,但更多的是一种自我道德提升,自我道德完善。中国古代真是礼仪之邦,彬彬君子。
    文史哲不分家的主要原因,是他们共同指向现实政治。这是中国文化的非常明显的特征。它不寄希望,也不相信彼岸,只重视的是现实社会。它面对,直面人生,解决现实的人生问题。
    文学、历史、哲学,都是主文而谲谏的一种方式。
    中国古代文学的纲领是,诗言志,文以载道。中国的主流文学更多的都是关心政治。
    历史,以前讲的司马迁,还有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为宋神宗当年赐的名。资治,资助于政治,辅助;通鉴,以通史为鉴,为借鉴。目的还是当时的政治管理。
《易经》也一样是。宗教的迷信的产物,其中也包含政治的因素。最初可能迷信的色彩浓一些,但在具体的解说过程中,他可以把人意发挥成天意。
《易经》有它的创作过程,有它一系列的符号系统,有它的卦爻辞。这都是天意的表现,我们通过推演来了解天意。但是真正在这种四百五十句的解释过程中,就有人意的,人谋的介入。天意通过人的解释具体化。归根到底,它是人的政治观念的一种委婉的表达。它借天意的形式,使自己的意思更加具有权威性,更加具有说服力。
    将《周易》系统地读下来,它还是引人向善的,反对那种贪婪,那种扩张。如六十四卦中的谦卦。。。
 
    论《周易》的思维方式
    我们讲《周易》主要有三个目的。
    第一个是理解《周易》,《周易》到底在讲什么?因为没有理解,就没有发言权,不管你批判也好,继承也好,你都不知道它讲什么,怎么评价?
    第二,在理解《周易》的过程中,我们引导大家掌握认识意义上的读书方法,不是戏说,而是真正的回到那个时代,理解《周易》它本来表达的意思。
    第三就是要继承了,在今天学习《周易》,看看我们能从中获得怎样的人生感悟。
  上次课我们讲了《周易》产生的文化背景,就是因为任何文化现象,它都产生于一定的时代背景。
    今天我们讲《周易》的思维方式,你看到的景象是一样的,但是思维方式不同,你可能评价的标准不同,最后得出的结果也不同,所以了解《周易》的思维方式,是为理解《周易》服务的。
    一、象数思维方式
    我们中国的民俗婚俗,结婚时吃枣,迈火盆,有的地区新娘子还得坐把斧子。枣和早生贵子,谐音。斧子和福字谐音。迈火盆是火烧旺运。春节贴福字倒着贴,福到了。中秋节吃月饼,圆的,人也团圆。这些和《周易》的思维方式有联系。
  我先讲两个自然现象,枯萎的杨树发芽了,枯木逢春;枯萎的杨树开花了,你能从中看出什么来?能够推导出什么来?
    其实枯木逢春,自然现象和人事有很多的联系,你怎么解释都可以,都是已经进入没希望的那种境地了,突然又焕发生机。那么易经里有这么两爻。
    一爻是说枯杨生稊,就是枯萎的杨树发芽了,说老夫得其女妻,娶到一个年轻的妻子,自然现象和人世间联系起来了,其实他们之间有逻辑关系吗?没有。
    还有一爻,说枯杨生华,老妇得其士夫,老太太晚年嫁给一个年轻小伙,我们今天看,很正常,这是思维方式不一样,古人得出的判断,就不一样了。
    《易经》说如果是老夫得其女妻,就像“枯杨生稊,老夫得其女妻,无不利”,用天象,用人事,推导出一个占断辞。好,吉。
    可是那个呢,枯杨生稊,枯杨开花,我们看没有什么区别啊,在《易经》里就有区别了,他说“枯杨生华,老妇得其士夫,无咎无誉”,没什么过错,也没什么值得称赞的,这不一样了吧?那是无不利,全都好,这中性。
   为什么呢,按照我们今天的思维方式来说,没法理解,开花比发芽不是更好吗?不是,它说发芽能够茁壮成长,长成更大的杨树。开花呢,很快就凋零了,所以说老头娶年轻的妻子,很好;老太太嫁给年轻小伙,差点。
    这当然有时代背景,男尊女卑这样一个原因,因为当时的婚姻,主要是为了传宗接代。从生育的角度来看,老头娶年轻的妻子不影响生育,可是老太太要嫁给年轻小伙了,可能就影响到生育。
    这就是《周易》,从天象推导人事,再推导一个吉凶的判断。
    再举一例,一只羊,钻撞进篱笆里了。往里进,进不了,四条腿,肚子大;往回退,退不了,有犄角,倒戗刺。进退两难。
    《易经》里就有“羝羊触藩,不能退,不能遂,无攸利,艰则吉。”你现在进退两难,处境困窘,很艰苦,但如果就此放弃,那就什么利都没有,无攸利。如果能够通过一段努力,还有可能挣脱。通过艰苦奋斗,还有吉祥等着你。阳光总在风雨后。
    当时的思维方式的确和现在不一样,思维方式是可以通过形象来推断,也可以通过概念来推断。通过具体的形象、抽象的概念进行推理判断的过程,就叫思维方式。
   《易经》的思维方式和现代人的逻辑推理的思维方式有何不同?
  我们现在因为接受了现代教育,在思维方式上更接近于更多的使用逻辑推理。比方说由概念到判断、推理,遵循这样一个过程。
  而在《易经》时代,他们可能更偏向于形象思维,就是用事物与事物之间的这种联系,引申到一种道理,对于当时的人来说,比较容易理解。
    这两种思维方式一看就是很明显的,举个例子说,比如说看到松树。
    要是植物学家看到松树会怎么说?说松树是一种“常绿乔木,叶子针形,花单性,雌雄同株,结球果”。
    可是古人看到松树怎么解释啊?孔子看到松树说,“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春天夏天,山花浪漫,看不出松树和其他的树木有什么不同,天冷了,别的树都凋零了,才知道松树常绿常青。他从中感悟什么,感悟一种人格力量,一种道德修养。
    逻辑的推理是抽象的,是用概念进行推理判断,是对客体的解释。
    《易经》的这种思维方式,侧重是一种主观的、伦理道德的一种感悟,它目的不在解释客观是什么,重点放在我从中能够感悟到什么道德标准,这就是古人说的格物。格物是古人重要的学习方法,“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从格物开始,思维方式不同,你看到的景象可能是一样的,但是由于思维方式不同,处理信息的方法不同,最后得出的结果也不同,古人把这种方法,称之为象数思维。用我们现在的概念来说,就是类比思维,其实类比思维,严格说来它不是逻辑推理,它是一种联想,由相似引发的一种联想。
    《易经、系辞》说:“仰则观象於天,俯则观法於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
    天人之间,取其相似,取象比类,只要存在相似点,就可以来表达一个抽象判断了,就可以表意了。
    用王弼的话来说,“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用自然现象来表达一个象外的抽象意义。语言是明象,是来表明具体象的。尽意,表达意思莫若象,没有比象表达得更清晰的了。表现象,没有比语言的描述更准确的了。这是古人的解释。这句话说了三个要素:言,语言;象,具体的天象;最后是意。用语言来表现象,用象来表现意。人们最终所追求的是,象所表达的言外之意,象外之意。
    二、论类比思维方式的优劣
    象数思维,或者说类比思维有什么规则呢?因为中国(古)人认为,天人一体,天人合一,所以在观照自然时,不是解释自然,而是通过观照自然来感悟某种道德,或者把自己的某种道德,投射在自然物上。这是双向的。或者从天感受到人的道德;或者自己某种道德感悟,在天去寻找理论根据。
    因为长期习惯这样一种思维方式,不觉得有何特殊,西方学者看到就很惊讶。法国有位语言学家列维*布留尔,他看到《史记》的法文译本后,非常震惊。因为在《史记》当中,记载了通过观照天象来推测人间的政治。因为地中海文明比较早进入抽象思辨这样一个阶段,他没想到还有这样一种推理方法。他开始研究这种思维方式的特点,他写了一本书叫《原始思维》,其中比较多的是引用中国的一些文化现象作为事例。他认为这种思维方式是建立在天人互渗的基础上。他说的互相渗透,比较接近我们所说的天人合一,情景交融之类。他又说了,这种认识,认为自然物和人之间可以互相影响,互相渗透。这种思维方式认为,天有有一种神秘的力量,而这种神秘的力量来自世代的口耳相传。不是来自个人的生活经验。他还说,这种认识不是一种科学的认识,只是一种文化现象。这种思维方式所表述的象,并不是一个真正的表象。
    英国学者弗雷泽写了一本《金枝》,将《易经》的这种思维方式称为巫术思维,概括为两条规律:一是相似律;一是接触律。
    相似律是说,如果甲像乙,那么对甲施加作用,就等于对乙施加作用。
    接触律是说,甲曾经是乙的一部分,当甲脱离了乙之后,对甲施加作用,仍旧等于对乙施加作用。甲其实是乙的一部分,跟他有关联,可以叫做相关。
    这种思维方式的特点是模糊、灵活、开放。
    模糊,就是它不可能必然地导出一种推论来,容易产发歧义。如柳枝,谐音留,送人可以表达挽留的意思。发音相同,就可以进行联想,进行推理。因为柳树生命力旺盛,容易成活,又可以表达一种美好的祝愿。在《诗经*小雅*采薇》里,有著名诗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因为是亲人们送战士去战场,那个情景下写的,又可以有与家乡有关的联想。这就是《易经》的思维方式引发的文化现象。大家都通过观照天象,来观照自己,抒发自己的情感,但也容易产生歧义。东北地区就有一种说法,“前不桑,后不柳。”是把“桑”与“丧”,“柳”与“流”联系起来了。这种思维方式,朦胧、模糊,虽然含蓄,但不准确,不能必然地导出一种判断来。
    灵活,因为《易经》就四百五十句,可以变,非常灵活。
    开放,比如坤卦,六四,括囊,括是扎口;囊是口袋。把口袋扎起来。六四,六是阴爻,卦里的五就是主爻位,要么是君主,要么是王后,反正是第一把手待的地方。你在他跟前,你就是条龙,也得把口扎上。谨慎,少说,这对第二把手以下人员最有用。你帮忙,别添乱;尽职,别越位;有想法,憋着。《易经》这个等级社会,你要和帝王意见不一致,要想讽谏他,如他宽宏大量还可以,如果帝王不同意,一生气,拉出去,就这么简单。孔子说:“敏于事而慎于言。”勤勉的做事,勤快点,少说话。但在实际演算的时候,算的对象是在变化的。如对象是第一把手,应该说,您应该征求大家的意见,广听民意,广开言路。如果对象是锋芒毕露,才华横溢,目中无人,应该说,您得压一压,太张狂了不行,稍稍收敛一点。如果您劝他,他不听,说是天意,他就老老实实了。如果对象是青年人,起步低,很勤奋,很好学,不能打击。告诉他,这仅仅是现状,仅仅是过程,你只要继续努力下去,早晚会脱颖而出。《易经》是灵活的。
    类比联想的思维方式,在《周易》中突出的表现为,由象数即天象推断吉凶,而象数与占卦辞之间的关系却是模糊、灵活、开放的。于是,观象由人,吉凶由人,成为解释象数的重要原则。占卜者对卦爻辞的解释有着巨大的空间,因此,同一爻面,对不同的人可以作出不同的解释。实际上,在对象数的解释中,已经融入了解释者的主观推断。
    这种思维方式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哪些影响?应该继承什么,应该摈弃什么。
    类比联想本身给我们的启发,简单说,就是长于抒情,拙于推理。
    抒情只要联想就可以了。这是中国这种思维方式的优点。西方的文学家也非常羡慕。它符合美学的规律原则,属于一种理念的感性显现,这是黑格尔对美的一种解释。抽象的情感,转化为具体的形象表现出来。“浮云游子意,落日故园情。”浮云像游子一样漂泊不定,不由自主产生对家乡的思念。天,浮云,天象;游子意,个人的情感。我们叫做景和情的融合;西方学者称之为意合象的叠加。落日故园情,见到落日,就想到家了。当时农业经济,小农经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意境虽然不是从《周易》中来,意象就是直接从《周易》中来。但是意境的神理和《周易》的象,用象来表意神理是一致的。情景交融,象外之象味外之味,水中月 镜中花,羚羊挂角 无迹可求,不着一字 尽得风流等。如往上追溯,都能追溯到《易经》。思维方式是一脉相承的,只要相似相关就可以联想。
    这是中国文化的优势,但是我们不能不指出,这种思维方式对于说理而言,不是优点而是缺点。
    应该认识到,几千年前这样是可以理解的。意象,我说两个景象。一个是在大地之上有水,一个是在大地之下有水,会从中得出什么感悟?水有深浅,人的水平也有高低,相似联系。
    《周易》说,地水师。上面是坤,下面是坎;坎是水,坤是地。地下有水,地下水,我们说水有深浅,人有高低。它说“地中有水,师。君子以容民畜众。”这个卦是师卦,师就是军队。这一卦主要讲用兵的道理,打仗的兵法。在当时的兵器条件下,取胜的重要因素是人,武器还没有占绝对的重要地位。人多,取胜的可能性就大。它从水和地感悟出这个道理。过去算卦主要是给地位高的人,君主、诸侯国君,给他们算。说你要像这个卦象所提示的,能够容民畜众。容,不仅是量,还表示政策的宽容。要能够理解,能够宽容,给老百姓一个宽松的生活条件。才能象地底储存水一样。
    水地比,水在上面了。《周易》说“地上有水,比。先王以建万国,亲诸侯。”水在地上,就是湖泊了。是比卦,比就是密、近,是一种外交政策,团结。前面把水比做老百姓,这个把水比做诸侯。君是指天子,你想成就你的大业,你不顾及诸侯的利益,部下的利益,你孤家寡人。
    所以要想成功,不仅要容民畜众,还要和诸侯国君建立一个好的关系。得到百姓的支持,得到地方的支持,得到诸侯的支持,你的基业才能稳固持久。
    本来是自然现象,地上水,地下水,我们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这么多。它就作为一个理论依据进行推理,论证。用一个自然现象,推导出一个抽象判断。一定要用形式逻辑的术语来说,这好像比较接近我们所说的,有个别到一般。由个别的事例、案例、景象,推导出一般性的结论来。接近我们所说的归纳。因为它的论据和论点之间,没有必然的逻辑关联,只是相似相关,仅仅是联想。《易经》就把它看作一种逻辑推断。我们在沿用这种思维方式去说理的时候,抒情可以,说理就有局限性了。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太大了。
    从说理的角度来说,一是对作品的理解,一个是对观点的论证。
    对作品的理解,春秋战国时期,有一种现象叫“赋诗言志”。最初它源于因为政治上的讽谏制度,要讽谏君主,不能直接说。要么引《易经》,要么引《诗经》的话,君主能听进去。古人认为《诗经》是伏羲,是周文王,是孔子,都是圣人所作。圣人说的是天意。古人认为《诗经》是大抵皆圣贤之所作。当时天有绝对权威,圣贤有权威,天子马马虎虎能听进去。从《诗经》里选择作品来讽谏,借别人的诗来表达自己的意思。后来扩展到外交场合,哪怕在宴会上,他也赋诗言志。
   “人无定诗,诗无定指。”没人考虑诗的作者是谁,更可怕的是,诗无定指。一首诗没有固定的主题,怎么理解都可以,只要相似相关沾边就行。这种方法,根本不是解释诗人要表达的意思,完全拿来为我所用,想怎么解释就怎吗解释。断章取义,望文生义。最让人担心和忧患的就是这一点。
    这种现象一直延续到现在,只要相似相关,他就进行解释。文学虽然是社会科学,它也要讲究学理,不是随便怎么解释都可以的。古人的这种做法,从说理的角度来讲,是有缺陷的,我们应该纠正。庄子的庖丁解牛,教材中说,通过庖丁解牛这个故事,揭示一个道理,即认识规律,掌握规律,精益求精。其实庄子哪里关心这事啊,他实际就是沿用《周易》的这种思维方式,取其相似相关,讲个故事,打个比方,讲一种道理。他生活在那种战乱的年代,大动荡大变革的那个年代,他感到痛苦,他对一切都不满,最后走向内心世界的超越,追求一种逍遥游。精神的自由人,人格的独立。庖丁解牛,实际讲的是养生的办法,它选自《养生主》。庄子的整个思想逻辑,是人生的过程要逍遥,而且尽可能的,自然而然的走完。不能因为意外的灾难而夭折,自然而然的走完上天所安排的生命的旅程。这叫“得尽天年”。庖丁解牛实际也是在打比方,那把刀,就是人;牛的肢经肯綮就是社会,社会矛盾。
全部评论 (0)
讲师网青岛站 qd.jiangshi.org 由加盟商 杭州讲师云科技有限公司 独家运营
培训业务联系:小文老师 18681582316

Copyright©2008-2025 版权所有 浙ICP备06026258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509号
杭州讲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更多城市分站招商中